全世界最好的电脑CPU_全世界最好的电脑CPU

tamoadmin 智能设备 2024-07-27 0
    <Li>现在民间最好的电脑配置能完胜20年前全人类最好的电脑配置吗?为什么?
  1. 简述计算机cpu都有哪些新技术
  2. 最近要配一台电脑,6000左右,要求就是能玩各种大型单机游戏,比如极品14,GTA4等,CPU和显卡要好,谢谢!
  3. 英特尔奔腾处理器怎么样
  4. 天玑处理器和骁龙哪个好
  5. 世界最好的手机cpu

英特尔公司(Intel?Corporation)(NASDAQ:INTC,港交所:4335),总部位于美国加利弗尼亚州圣克拉拉。由罗伯特·诺宜斯、高登·摩尔、安迪·葛洛夫,以集成电路之名(integrated?electronics)共同创办Intel公司。现任经营高层是董事长克雷格·贝瑞特及总裁兼执行长保罗·欧特里尼。?

英特尔公司在随着个人电脑普及,英特尔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设计和生产半导体的科技巨擎。?

英特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具有35年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1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公司的未来,而且对整个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

全世界最好的电脑CPU_全世界最好的电脑CPU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常说的“奔腾”“赛扬”“酷睿”等cpu都是INTEL的产品。

现在民间最好的电脑配置能完胜20年前全人类最好的电脑配置吗?为什么?

pr2022版本对电脑配置要求

PR2022剪辑电脑的配置要求是32G内存1T或1T以上的固态硬盘。PR是一款优秀的剪辑软件,也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一款。

他是美国奥多比公司在全世界的推广得最广的一款软件,很多专业的工作室或者公司都在用它,那么你如果要用这款软件的话呢,你的电脑的配置除了满足以上要求之外,还要有一台高性能的显示器,那个显示器最好是32寸,4K以上

PR需要什么配置的电脑?

PR需要配置的电脑:

1、CPU是I77700的,性能不错

2、有16G的内存。

3、显卡性能虽然不是十分够大,但做PR完全够了。还能兼顾玩一些游戏。

4、配有128G的固态硬盘以及1000G的机械硬盘,存素材问题不大,你也可以选择2000G或者理高容量的硬盘。

pr新手入门配什么样的电脑?

PR需要配置的电脑:1、CPU是I77700的,性能不错。

2、有16G的内存。

3、显卡性能虽然不是十分够大,但做PR完全够了。还能兼顾玩一些游戏。

4、配有128G的固态硬盘以及1000G的机械硬盘,存素材问题不大,你也可以

学PSAIPR要用什么配置的电脑?

我个人建议如果是要买PC呢,现阶段的I5的7代就完全够用,内存到8以上,硬盘1T起显卡倒是不吃,一般显卡就够用了PS主要是吃多线程和内存PR是吃主频和内存不做AE对显卡要求不高重点来了PS,PR显示器颜色很重要,显示器不要低于1500就可以了,或者有写RGB100%色域的

pr和pe需要的电脑配置?

能玩ae的,能玩pr,能玩pr的能带动ps。配置看要求,基本要求i7九代16g内存。最低预算7000起,上不封顶。

简述计算机cpu都有哪些新技术

1999年的最好的电脑配置就只能从超级计算机里找了,因为超级计算机主要是依靠多个CPU并行计算来获得很强的计算能力,但是CPU技术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就拿19年问世的IBM深蓝超级计算机来说,其理论性能只有15Gflops,而目前不说酷睿i9-9900k这样的民用顶级CPU,就拿次一级的i7-8700K来算,其性能也远远超过当年的深蓝。

尽管深蓝超算在当时并不是绝对顶级的计算机,TOP500中排名200多,但是即使是顶级的超算也不一定比深蓝强多少,而看看外国评测人员实测的8700k Linpack跑分,Rmax 高达361.3GFlop/s,而7800X的分数更高因为支持AVX512,一度来到了500GFlop/s,这计算能力比深蓝可是强太多了,完全不用对比了,仅仅是8700K在19年Top500超算中就可以排第三,如果拿出9900K来就是绝对的制霸。

其实即使是苹果的A系列手机芯片,在理论性能上都可以超越深蓝,就A10的测试来看,A10芯片的linpack双精度峰值24Gflops,也比深蓝超算高出不少,当然,手机芯片和电脑芯片无法直接对比,这个数值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不过由此可见PC芯片发展速度有多快了,即使是手机芯片也不虚当年的超算。

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20年前第一的超算

ASCI Red

Linpack性能2.121TFlops

理论峰值性能3.154TFlops

目前最强的民用CPU

ThreadRipper 30X(顶级是3990X但是要过几个月才上市,目前只知道30X的性能)

32C64T(3990X是其两倍,64C128T)

单精度浮点性能4062GFlops

双精度浮点性能2026GFlops

可以预测3990X至少是其1.5倍以上

毫无疑问3990X秒杀ASCI Red

2001年投入运营的IBM ASCII White超级计算机,其由512个计算机组成,理论峰值性能为12.3TFLOPS,当年的价格嘛据说是1.1亿美金,先比说现在各种i9级别的CPU了,微软在近日公布了其次时代 游戏 主机Xbox Series X的性能,其GPU浮点运算能力已经高达12TFLOPS。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CPU的迭代技术和制造工艺是在领先太多,当年的职称技术还在0.18微米,也就是180nm,而现在已经进入7nm的时代了,这个差距就老大了,也就是说那个时代的CPU内部也就是集成了四五千万个晶体管而已,而现在的CPU内部集成了十几亿甚至几十亿个晶体管数量,比那个时候翻了简直几十倍,要知道先不讨论架构的优势,但从晶体管的个数就能知道现在的CPU性能是那个时代的几十倍了。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CPU的架构问题了,CPU的性能不仅是频率的问题,还有一个影响性能的直接因素就是架构问题,关于更深层次的内容不作过多讨论,你要知道的是架构先进性代表着能够执行的指令***更高效,说起来CPU能够进行各种的复杂计算和逻辑判断这其中和指令集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同样频率下设计越好的架构单位时间内可以完成的指令集越多,表明单位时间内CPU的执行效率就越高。

这就是解释了为啥当初那么多的CPU组成的超级计算机性能才能顶的上现在一颗高端民用级别的原因。

首先你得想想这20年间, 科技 发生了那些大的变化,其首当其冲的就是体型的变化,那个曾经重达1270公斤,有32个大脑(微处理器)的深蓝对比目前的最强I9+RTX2080TI不足5kg的重量,实在是变化很大。

另外在最主要的算力部分,相较于曾经的晶体管集数量来说如今CPU的晶体管数量已经达到了十几亿的级别,所以虽然曾经的超算有着巨大的体积和多个CPU芯片但是它的集成度远不及现在的单芯片几十亿的高,所以单从这个算力来说是不及目前的CPU的(I9)

不能,超级计算机可是当时最强几万个∪堆成的就算是个奔腾1G,,也堆成几万G,,看看现在牙膏厂才几G几核心,也就顶几百个到顶了

拿摩尔定律测算下就清楚了。

十八个月价格降一半,20年算降了14个一半,也就是2的14次方分之一,算下来大概16384分之一。20年前1000万元人民币的计算机,大约相当于现在600块钱的二手电脑吧。

如果是现在几万的电脑,大约相当20年前几个亿的超算吧。

一句话解释“摩尔定律发展最快的20年主导了现在的世界”

1999年的最好的电脑配置就只能从超级计算机里找了,因为超级计算机主要是依靠多个CPU并行计算来获得很强的计算能力,但是CPU技术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就拿19年问世的IBM深蓝超级计算机来说,其理论性能只有15Gflops,而目前不说酷睿i9-9900k这样的民用顶级CPU,就拿次一级的i7-8700K来算,其性能也远远超过当年的深蓝。

尽管深蓝超算在当时并不是绝对顶级的计算机,TOP500中排名200多,但是即使是顶级的超算也不一定比深蓝强多少,而看看外国评测人员实测的8700k Linpack跑分,Rmax 高达361.3GFlop/s,而7800X的分数更高因为支持AVX512,一度来到了500GFlop/s,这计算能力比深蓝可是强太多了,完全不用对比了,仅仅是8700K在19年Top500超算中就可以排第三,如果拿出9900K来就是绝对的制霸。

其实即使是苹果的A系列手机芯片,在理论性能上都可以超越深蓝,就A10的测试来看,A10芯片的linpack双精度峰值24Gflops,也比深蓝超算高出不少,当然,手机芯片和电脑芯片无法直接对比,这个数值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不过由此可见PC芯片发展速度有多快了,即使是手机芯片也不虚当年的超算。

人类的 科技 基本已经到头了,尤其基础科学已经到终点了,现在无非在细节上更优化罢了。再过一百年和再过一千年基本不会有啥差别了

那些说能超越的,照你们的意思,到了2036年,你们的台式机能超过神威太湖之光了?

最近要配一台电脑,6000左右,要求就是能玩各种大型单机游戏,比如极品14,gtA4等,CPU和显卡要好,谢谢!

未来的cpu预计会朝着多核、多通道、 集成内存、 集成显卡 、节能、 减小面积、 提高集成度、散热性更好、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等方向发展。

CPU是计算机系统的心脏,计算机特别是微机的快速发展过程,实质上是CPU从低级别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发展的过程。其设计、制造和处理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以及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CPU 发展到今天已使微机在整体性能、处理速度、3D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及通信等诸多方面达到甚至超过了小型机。

新的通信、游戏及"寓教于乐"等应用程序要求具有、3D图形、动画、音频及虚

拟现实等多媒体功能,这些又对CPU提出了新的要求。Intel公司针对这些要求,继386处理

器结构之后提出了CPU的进一步最大升级,这就是将MMX(MutliMedia eXtention多媒体扩

展)技术融入Pentium CPU中。用MMX技术的处理器在解决了多媒体及通信处理等问题的

同时,还能对其他的任务或应用程序应付自如。

MMX的主要技术特点有以下几点:

(1) 单指令、多数据(Single Instruction Mutli-Data,SIMD)技术是MMX的基础,它

使得多条信息可由一条单一指令来处理,它与IA(InstructionArchitecture)超标量体系

结构相结合,极大地增强了PC机平台的性能。MMX技术执行指令时是将8字节数据作为一个

包装的64位值进入CPU的,全部过程由一条指令立即处理。

(2) MMX指令不具有特许性,其通用性很强,不仅能满足建立在当前及未来算法上的P

C机应用程序的大部分需求,而且可用于编码译码器、算法及驱动程序等。

(3) IA MMX指令系统增加了4种新的数据类型,即紧缩字节(8bit×8bit)、紧缩字(4

bit×16bit)、紧缩双字(2bit×32bit)和四字(1bit×64bit)。其目的是紧缩定点整数,

将多个整数字组成一个单一的64位数据,从而使系统在同一时刻能够处理更多的数据。

(4) 增加了8个64位MMX寄存器,即浮点寄存器的别名映象。

(5) 新增加了57条指令。用这些指令完成音频、、图形图像数据处理,使多媒体

、通信处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其数学及逻辑指令可支持不同的紧缩整数数据类型,对

于每一种得到支持的数据类型,这些指令都有一个不同的操作码。新的MMX技术指令用

57个操作码完成,它涉及的功能领域有:基本的算术操作;比较操作;进行新数据类型间的

转换(紧缩数据及从小数据类型向大数据类型解压);逻辑操作;用于MMX寄存器之间的数据

转移(MOV)指令,或内存的64位、32位存取。

可以说09年的整个技术工艺的发展完全是在竞争下展开的。让我们回首一下本年度的技术发展,看一看09年都有哪些处理器技术最具影响力。

睿频技术

从08年11月酷睿i7 900系列处理器的上市开始,睿频技术就已经开始了他的推广,不过由于限定在了高端范围内,并没有使这项技术全面推广。从酷睿i7 900系列的市场占有率来看,Intel似乎对此也并不在意,毕竟酷睿i7 900系列产品的定位较高,因此试探性的测试了解的人数较少是可以理解的。

在今年的9月,Intel正式全球发布了面向主流市场的LGA1156接口酷睿i7/i5系列处理器,虽然在接口方面进行了从新设计,但是新发布的LGA1156接口酷睿i7/i5处理器提供了较为完整的酷睿i7 900系列处理器技术(超线程技术除外),其中就包括了睿频技术。从此,该项技术也正是开始了普及之路。

介绍一下什么是睿频技术,和睿频技术所带来的好处。

●动态超频,核心数量按需分配睿频技术简介

目前上市的所有Nehalem架构处理器都提供了睿频技术(英文为Turbo Boost Mode),该项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处理器在空闲时期将整体功耗降低,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但是节能并不是睿频技术的最大亮点,其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可以视平台运行状态而定,选择性的提高一个或多个核心的运行频率,从而做到提高工作效率且降低功耗的目的。

睿频技术可以提高一个或多个核心的频率

我们以大型3D游戏为例,某些游戏可能对主频更为敏感,多核心并不能带来明显的效能提升,对处理器进行超频反而效果更好,如果这个时候开启Turbo模式,并且将TDP设定在用户所用的散热器允许范围内,那么CPU在这个时侯可以对某颗或某两颗核心进行动态超频来提升性能。

睿频技术让处理器超频智能化,自动化

实现Turbo技术需要在核心内部设计一个功率控制器,大约需要消耗100万个晶体管。但这个代价是值得的,因为在某些游戏中开启Turbo模式可以直接带来10%左右的性能提升,相当于将显卡提升一个档次。值得一提的是,Extreme版本的Core i7处理器最高可以将TDP在BIOS中设定到190W来执行Turbo模式,在个别应用中进一步提升CPU时钟频率,带来效能上的提升。目前,主流的酷睿i7 750处理器在开启该技术后,可在单线程任务是将一颗核心的主频提高至3.2GHz。想必这样高的主频运行单线程任务可以说易如反掌。

超线程技术

超线程,早在2002年Intel便已经推出了这一技术,并且广泛的在奔腾4处理器中大规模应用。用了超线程技术的奔腾4处理器可以比原产品效能提升10%-15%左右,可见Intel对超线程技术的运用是信心满满的。

但是事实却出乎Intel的意料。首先是来自操作系统端的问题,当时微软已经发布了Windows 2000系统,然而该系统并没有加入对超线程技术的支持,虽然后来出现的Windows XP系统加入了对该技术的支持,但也最终因为应用软件端对超线程技术的优化较少而作罢。另一个问题是来自于Intel自身的奔腾4处理器。基于NetBurst架构的奔腾4处理器由于过分的追求高主频加长了流水线设计,这导致了处理器的主频虽然达到了3GHz以上,却并没有提供3GHz主频相等的性能。由于过高的流水线已经造成数据运算错误率提高,在加上超线程技术的双核模拟容易让CPU在运算时命中失败,且对带宽的惊人需求。超线程技术不但没为处理器带来更高的执行效率,反而在某些情况下降低了奔腾4处理器的性能。所以说超线程技术虽然是一个非常先进且使用的概念,但在那个时代并不适合

早在奔腾4时代Intel就加入了HT超线程技术

进入酷睿2时代后,由于内存带宽没有获得突飞猛进,而且酷睿2处理器的短流水设计并不适合超线程技术,因此新一代的酷睿架构处理器也就取消了超线程这一概念。

随着技术的进步,Intel已经进入了45nm工艺和Nehalem架构时代,在最新的Nehalem Core i7处理中,由于对DDR3内存控制器的整合,同时引入了三通道内存技术,内存带宽得到了质的飞跃,QPI总线的引入也令处理器的带宽大幅提升。这为超线程技术的回归提供了契机,于是乎Intel在酷睿i7系列以及未来的双核酷睿i5处理器中加入了超线程技术。

Nehalem架构时代超线程技术再次回归

此外,新一代操作系统的推出也给多线程处理器提供了施展拳脚的机会,而3D游戏以及众多的应用软件也针对多线程进行了优化,可以说超线程技术在此时回归时绝对的最佳时机。

可能看到这里依然会有众多的读者朋友会感到奇怪,这超线程技术目前只在高端酷睿i7处理器当中有所运用,并不是普通消费者能够使用到的,为何把它也列为09年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之一呢?相信了解硬件的读者一定知道,处理器行业中的另一个领军企业AMD一直以来并没有为自身的处理器加入超线程技术。而AMD的高管人士甚至曾经一度认为超线程技术是影响处理器性能发挥的元凶之一。但是在看到Intel为服务器的至强以及桌面高端处理器引入超线程技术得到了超高的执行效能后,AMD内部高层承认,没有早早引入此类技术是一项技术选择上的失误。为了能够尽快弥补这一技术缺陷,AMD已经决定在不久的将来为旗下的服务器用以及桌面级处理器引入超线程技术。可见超线程技术在酷睿i7及未来的酷睿i5中回归,影响的不仅仅是用户,更影响到了对手。在不久的几年里,也许从低端到高端的所有处理器就可以全部应用到超线程技术。

VT虚拟化技术

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这项技术与前边的超线程技术一样,也不是09年才被创新出来的。这项技术诞生于奔腾4处理器时代,两大芯片巨头当时均已这项技术为宣传目标,但都因为受制于技术性能以及软件方面的问题没有推广开(服务器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随着09年2月,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7测试版的发布,这项技术才被重新挖掘出来,并且被消费者广为了解。这项技术就是虚拟化技术。

其实我们所提到的Windows 7系统下的虚拟化系统,也仅在高级至旗舰版本才提供了,并不是所有的版本都提供了这一技术。但其带来的好处依然被广大的消费者讨论,即使消费者完全用不到这一技术,但在购买处理器的时候依然考虑到了自己所购买的产品能否提供虚拟化技术。

使用虚拟化系统运行的IE6.0浏览器

虚拟化技术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竟然让众多消费者都参入其中呢?其实要说虚拟化的用途,对企业级用户来讲实质性较强,对于普通用户来讲,虚拟化的用途目前还并没有被广泛开发。在企业级用户那里,通过虚拟化系统,企业可以集中并且共享,实现降低成本、优化利用率的目的。以高性能服务器为例,在系统闲置的过程中,服务器的性能会造成严重的浪费。如果通过虚拟机将服务器分为若干个部分,进行各自所需的工作,这样就可以最大化的利用服务器的全部性能,从而节省企业开支。而在一些情况下,企业甚至可以通过虚拟机出售服务器的剩余性能,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虚拟化所提供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安全。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网络的加密能力,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度。以上两点是对企业级用户来讲最为基本的用途。那么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又会有哪些好处呢?

我们以操作系统为例。目前微软所提供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全球使用人数最多,而黑客也针对Windows系统进行的攻击行为也是最多的。如何能够保证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虚拟化系统推出之后,用户在不确定自己手中的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如软件,网页等,可以通过虚拟系统来检测数据的安全性。如果发生了如等问题,仅需简单的关闭虚拟系统就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此外,现有系统在不支持某款软件的情况下,用户也可以通过虚拟机来实现对该软件的支持。

简单的用一句话来解释虚拟化就是,可以提供最高的安全保障,并最大限度的利用系统所提供的性能的技术。

45nm工艺技术

在2007年年末,Intel正式发布了第一款用45nm工艺制程的处理器,酷睿四核QX9650。由于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工艺技术,这款四核处理器虽然身价过万,但依然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因为他的出现标志着45nm工艺时代的降临。

QX9650的问世标志着CPU进入了45nm工艺时代

45nm有何本领?竟然让一颗身价过万的CPU也成为了瞩目的焦点。这一切就要从Intel与AMD两家芯片巨头的45nm工艺入手了。

●Intel —— 突破式的45nm

2007年,Intel正式发布了四核心Core 2 Extreme QX9650处理器,由此引领行业抢先来到了45nm的新世界。Intel的45nm用了突破式的新材料,为晶体管发展四十年来之最大进步。

在过往四十余年的时间中,业内均普遍用二氧化硅做为制造晶体管栅介质的材料。而在65纳米制程工艺下,Intel公司已经将晶体管二氧化硅栅介质的厚度压缩至1.2纳米,基本上达到了这种传统材料的极限。此时不但使得晶体管在效能增益以及制程提升等方面遭遇瓶颈,过薄的晶体管二氧化硅栅介质亦使得其阻隔上层栅极电流泄漏的能力逐渐降低,漏电率大幅攀升

SOI是Silicon On Isolator的缩写,即绝缘体上的硅技术。和传统的纯硅晶圆不同,SOI工艺使用的晶圆底部是一层绝缘层。这层绝缘体切断了上方MOS管漏电流的回路,使得基于SOI技术的芯片能够轻松抵抗漏电流。

真正解决AMD在 45纳米技术难题的是多重增强晶体管应变技术,AMD和IBM称,与非应变技术相比,这一新技术能将P沟道晶体管的驱动电流提高80%,将N沟道晶体管的驱动电流提高24%。可见,制程的提升极大地提升了处理器的潜在性能,并同时赋予了产品更强的功耗控制能力。

“整合”技术

从09年起,CPU领域最大的的变化就是连个字“整合”,整合GPU,整合PCIe控制器,整合内存控制器,直至完全整合了北桥。而整合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性能上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平台功耗的进一步降低,可以说整合已经成为了未来CPU的发展趋势。

完全整合了北桥功能的酷睿i5 750处理器

整合之路的开始起于AMD的K8架构时代,从K8架构时代开始,AMD将本来属于北桥部分的内存控制器整合进了处理器当中。其好处就是CPU不在受制于FSB的限制,提高了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带宽,性能得到了翻倍的提升。

随着工艺制程的提升,整合内存控制器的CPU性能被突显出来,Intel也在全新的Nehalem架构中整合进了内存控制器,放弃了传统的前端总线概念。与老的前端总线处理器相比,酷睿i7处理器的QPI总线所提供的带宽最高可以达到32GB/s,这要比1600MHz前端总线所提供的12.8GB/s提高了两倍有余,可见整合内存控制器后对CPU性能提高的影响。

在整合进了内存控制器大获成功之后,Intel和AMD又将目光放在了PCIe控制器上,双方都针对这一整合技术开展了研发。不过,在进度方面Intel方面走在了前边,率先将PCIe控制器整合进了处理器当中,并且推出了LGA1156接口的酷睿i7/酷睿i5系列处理器。从LGA1156接口产品开始,北桥功能就已经完全被整合进入了CPU当中,传统的三芯片概念已经被双芯片完全取代。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提高CPU与内存,CPU与显卡之间的数据带宽,同时也将平台的整体功耗降至最低。可以说整合的概念是最符合未来芯片领域发展趋势的。这也是为何Intel与AMD都在争相推出整合处理器的缘故。

AMD的Fusion就是整合技术的一部分

在不就的未来,用户不仅可以使用到整合了北桥功能的处理器,更可以使用到整合了GPU的处理器,当前Intel与AMD都在着手进行着这一整合技术,用户最早在2010年1月就可以使用到整合GPU的处理器。

整合可以说成为了09年下半年处理器的发展趋势,并且在将来也将继续影响着处理器的发展。整合可以算作是09年最有影响力的处理器技术之一

处理器高度集成化、性能更强、处理器更加智能:

英特尔酷睿i处理器

在传统的处理器构架中,处理器基板上仅仅只有一个单独的处理器芯片。而2010年发布的英特尔酷睿i系列处理器,首次在处理器的基板上集成了显示核心。这项技术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特别之处,但是对于笔记本产品来说,意味着高度集成化的处理器,可以把笔记本产品设计的更加轻薄。同时一些搭配独立显卡的机型,可以智能的进行双显卡的切换,解决了笔记本性能和电池续航之间的矛盾。

在英特尔酷睿i系列处理器中,除了英特尔 i3系列处理器以外。众多的英特尔酷睿i系列处理器,都支持睿频加速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自动检测系统处理负载,而自动判断是否需要自动提升频率,来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当然睿频加速并不是无限制的加速,也是有一定的频率限制。

笔记本首次加入3D显示技术:

笔记本3D技术

随着2010年火遍全球的**《阿凡达》的上映,彻底引爆了人们对于3D技术的热情。虽然3D技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在笔记本上面大面积的使用还是头一回。而笔记本上的3D技术其实也是分派别的,比如说英伟达使用的3D技术,就是红蓝3D和快门式3D技术,而配备ATI显卡的笔记本则使用偏振式3D技术。对于笔记本来说,3D技术可以让用户拥有更加震撼的视觉享受。

笔记本多点触控技笔记本多点触控板

虽然多点触控技术在苹果电脑上早有应用,但是其他品牌的笔记本并没有用这一技术。而2010年是大规模用这项技术的一年,多点触控技术让我们可以抛弃传统的鼠标来进行操作。比如说双指向外拉申,就可以放大和放大网页。这项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笔记本触摸板的使用效率,也提高了人们的操作笔记本的效率。

2010年的应用的技术我们基本上算是盘点完了,接下来我们要来盘点一下2011年,可能要装备我们笔记本的那些新技术。

sandy bridge核心构架术: 

说起融合可谓是IT技术的一大趋势,比如说sandy bridge核心的新一代处理器。就是把处理器和显卡成功的融合到一款。而AMD也同样有相同的技术,比如说AMD公司的APU处理器,就是把处理器和显卡成功的融合到单个芯片中。

2011年Sandy Bridge整合GPU图形核心技术

虽然目前的处理器加入了睿频加速和集成显卡设计,但是这次SNB自带的GPU图形核心确实经过了大幅度的重新设计,拥有专门的转码硬件模块,性能大约是目前HDGraphics的两倍,目前已经的测试也证明Intel所言非虚。借助第二代Turbo Boost睿频加速技术,SNB的CPU、GPU两部分可以相互独立地动态加速。如果你正在玩的游戏更需要GPU,那么CPU部分可能会运行在原始频率甚至降低,GPU则在功率允许范围内尽量提速。

超线程和Turbo Boost动态加速技术

SNB移动版全部开启了超线程和Turbo Boost动态加速技术,而且官方内存频率最高提至1600MHz。特别值得一提的是,SNB移动版所集成的图形核心都会有12个执行单元,两倍于桌面版,而且频率方面也不低,默认均为650MHz,动态加速最高1300MHz或者1150MHz。已知的测试可以证明,Intel集显的性能已经相当惊人,照此推算移动版甚至还会更狠,移动独立显卡的生存空间将受到严重挤压。

通过英特尔官方对睿频加速技术的解释。当启动一个运行程序后,处理器会自动加速到合适的频率,而原来的运行速度会提升10%~20% 以保证程序流畅运行;应对复杂应用时,处理器可自动提高运行主频以提速,轻松进行对性能要求更高的多任务处理;当进行工作任务切换时,如果只有内存和硬盘在进行主要的工作,处理器会立刻处于节电状态。这样既保证了能源的有效利用,又使程序速度大幅提升。通过智能化地加快处理器速度,从而根据应用需求最大限度地提升性能,为高负载任务提升运行主频高达20%以获得最佳性能即最大限度地有效提升性能以符合高工作负载的应用需求:通过给人工智能、物理模拟和渲染需求分配多条线程处理,可以给用户带来更流畅、更逼真的游戏体验。同时,英特尔智能高速缓存技术提供性能更高、更高效的高速缓存子系统,从而进一步优化了多线程应用上的性能。

随着处理器制程和设计越来越先进,笔记本性能也会随着强大。而处理器和显卡的高度融合,笔记本的续航时间会大大延长,而笔记本可能做的越来越轻薄,性能也会越来越强大。

 随着宏碁Iconia笔记本的发布,一下打破了我们对于传统笔记本的定义。而传统物理键盘的消失使得笔记本在用户体验方面更近一层。而物理键盘的消失,我们大可不必担心。虚拟键盘的加入使得笔记本,在文字输入方面不会存在任何问题,只不过没有物理键盘那样的手感了,这也是笔记本变革的“阵痛”。

 

上面的试用中我们可以看到。双屏触摸笔记本无论是在浏览照片、看还是浏览网页,都显得如此的简单和便捷。这对于传统键盘来说,无疑可以掀起一轮笔记本革新的风暴。这种用户体验的革新,好比Iphone对于手机业的革新一样,明年各大厂商都应该会发布自家的双屏笔记本。

 在2010年**阿凡达的上映,让很多体验到了3D技术的震撼。而笔记本装备有3D显示屏后,笔记本在用户体验会更上一城楼。比如说,一些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在3D技术的存托下,让用户临场感觉更加好。而市场上的传统的3D技术是佩戴3D眼睛来实现的。 而大多数用户在长时间观看3D**和进行3D游戏的时候,会产生晕眩和视力下降的情况。

 任天堂即将发售的裸眼3D游戏掌机3DS,把裸眼3D技术推向了3D技术时代浪尖。让大多数人开始渐渐关注起裸眼3D技术。对于裸眼3D技术,大多是人还是很陌生。如今的裸眼3D技术可以分为两派,一个是光屏障式3D技术也被称为视差屏障或视差障栅技术,其原理和偏振式3D较为类似,是由夏普欧洲实验室的工程师十余年的研究成功。光屏障式3D产品与既有的LCD液晶工艺兼容。而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成本低廉,但是可视角度比较差,而且在显示亮度方面也偏暗。

光屏障碍裸眼3D技术

而如今柱状透镜式裸眼3D正好可以解决光屏障碍裸眼3D的缺陷。其最大的优势便是其亮度不会受到影响。柱状透镜3D技术的原理是在液晶显示屏的前面加上一层柱状透镜,使液晶屏的像平面位于透镜的焦平面上,这样在每个柱透镜下面的图像的像素被分成几个子像素,这样透镜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个子像素。于是双眼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显示屏,就看到不同的子像素。不过像素间的间隙也会被放大,因此不能简单地叠加子像素。

://tech.huanqiu/digit/pc/news/2011-01/1394758_6.html

第1页:2011年处理器/主板重大点评

-

2011年已经接近年底,在这一年中有诸多新技术新产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明年也将会有更加值得期待的技术出现,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收尾总结。今年一年变化还是不小的,比如集成图形性能还算不错的Sandy Bridge处理器、全新概念的APU、最高端的Sandy Bridge-E架构Core i7、AMD正在进行的大裁员和战略调整等等,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对于厂商来说,今年可以用有喜有忧来形容,一方面DIY产品价格越来越便宜,单价利润并没有增加,另外一方面,DIY消费者总量还在快速成长。当然,今年也碰到了诸如泰国发大水导致硬盘狂涨带来的销量影响,不过整体来说今年表现还是不错的。那么明年会是怎么样?目前还真不好说,希望明年行业发展会更好。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便宜自然可以花更少钱玩到新奇的产品,当然便宜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好的,用户还是需要理性选择合适的产品。闲话少说,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一回顾今年到来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以及发生的新鲜事,我用时间倒叙的方式给大家做展示。

不得不提的AMD “Project WIN”(胜利工程)

对于AMD来说,2011年并不是一个高速成长的一年,虽然今年有APU和推土机产品陆续登场,但是依然弥补不了和竞争对手的差距,无奈之下,只能进行这次幅度接近12%的大裁员,其中市场营销部门被砍掉了大约60%,市场营销副总裁Patrick "Pat" Moorhead、品牌副总裁JohnVolkmann、公关总监De Kroll等都黯然离去,技术人员也未能独善其身,比如多名关键的Fusion工程师都丢掉了饭碗,大概是APU的表现仍然没有达到让AMD满意的程度,甚至整个产品评测支持团队都不存在了。不过与此同时,AMD已经在准备“Project WIN”(胜利工程)以调整未来公司的重心业务和发展方向。

不管该策略最终如何,都并非Rory Read一个人的主意,而是整个董事会的决定,主要目标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加快产品开发与上市时间。业界普遍认为,Rory Read将会把AMD更多地带往消费级产品市场,低功耗的“山猫”架构将会扮演重要角色。AMD有可能在最近宣布加入ARM阵营,宣布获得ARM许可。

不管怎么样,AMD都需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找到真正能给自己带来高速增长的契机,也许未来云计算、低功耗以及发展迅猛的中国市场才是AMD需要重点把守的战场。\微软将在明年推出支持ARM架构处理器的Windows 8,ARM也在加紧近日PC以及服务器领域的步伐。10月底,ARM公司正式宣布,其首个用64位指令集的处理器架构“ARMv8”正式出炉,在这个64位处理器横行的年代,ARM处理器终于跟上时代的脚步了

英特尔奔腾处理器怎么样

CPU:英特尔(Intel)32纳米 酷睿i5 四核处理器 i5 2300盒 1210

最新32NM工艺4核4线程,主频2.8最大睿频3.1G,三缓6M,功耗95W

主板:微星P67A-C43(B3) 990

或:映泰TP67B+ (B3) Ver:6.2 990

或:华擎P67 Pro3 990

内存 宇瞻4GB DDR3 1333 2GX2 ¥ 260

宇瞻,终身保固且稳定性兼容性极好,无货。2GX2双通道速度更快!现在单条4G内存价格与两条2G内存价格一样,也可以直接上一条4G内存。威刚、南亚易胜、芝奇、OCZ也都不错,金士顿内存只建议到主流网城网购(电子城——货太多)

硬盘 西部数据 蓝盘500G WD5000AAKX 7200转 16M 250

SATA3接口的硬盘,数据传输速度快,装机首选!

或:西部数据 500G WD5000AAKS 7200转16M SATAII 250

质量和售后都不错

显卡 蓝宝石 HD6850 TOXIC毒药 1350

或:微星R6850至尊-PM2D1GD5 1350

或:XFX讯景HD-685X-ZDF 1350

或:华硕ENGTX460 DirectCU/2DI/1GD5 1350

或:七彩虹iGame460-GD5 CH版 M R40 1350

或:微星N460GTX Cyclone 1GD5/OC-H 1350

随便一款都可以。

机箱:新战线新动系列2110A 80

47CM的大箱子,散热好,静音,带CPU进气风道,硬件寿命

电源 酷冷至尊(CoolerMaster)战神500W 额定420W 270

额定420W足够,主机满载320W左右,按照满载120%计算380W,选择的是额定420W的电源,很有富余了。因为连满载320W平时都很少达到!

显示器:戴尔(DELL)UltraSharp U2211H 21.5英寸宽屏液晶 1300

IPS面板,比那些LCD、LED的TN板子档次高不少,任何角度都清晰!

键鼠:罗技G1套装 180

全套合计:50

以下是20点提示:***转载请注明百度知道电脑装机ID:aoling1027

1、电脑DIY的目的就是打造一台最具性价比、性能最强且富有个性用途的电脑,这正是DIY的根本宗旨和精神。因此请尽量准确的说出预算、用途、使用要求和硬件要求等事项,DIY才会发挥最大优势~~!~

2、 准备两张配置单,一份有价格的自己看,一份没价格往装机店的空白单上对照写的。拿配置单去电脑城里面的最大的攒机店,找3家,叫他们按配置算钱,他们都有空白配置单,你拿配置单写上,别写价格,要叫他们先出价,比你低的你需要再砍砍,比你高的更要砍~~!~,CPU、主板、内存的报价他们报的低于我的40元以上时候要警惕,其他件可能高的惊人,还有,是忽悠店的可能性很高,有可能有货,小心~~(五一、十一、元旦和春节前后一般变化略大,一般这4个时间段是价格调整期,节前小涨,节后降价);

3、 最好找列出的主板、CPU、或显卡代理商那里装机,这样可以保证至少一件配件价格是最低的,不然的话每件都要去外协,每件都要赚你一点,价格就高了。还有就是你买他们店里面代理的商品,他们热情会很高的。找最低的那家全买了;

4、配件拿来时候(还未拆封),你有权要求先检查下,这是行业规矩你可以理直气壮的要求,呵呵!首先看包装,完好性,是否有拆封痕迹、污损等,有就换,因为可能是返修或是货!再有就是仔细核对型号和核心参数,主型号上面多个符号或少个符号是不一样的!去的时候一切准备好,装机过程中尽量别离开现场,以免被掉包,最好两个人去,这样有照应!

5、 内存和硬盘:内存市场上面金士顿的货最多(在用的金士顿90%是货),买到货电脑可能会花屏不稳定等,一般建议宇瞻(稳定性好)或威刚替换,单条4G内存价格与双通道的两条2G的内存价格一样,打算以后升级组两条4G双通道的朋友可以考虑,根据系统和实际使用选择;硬盘一般建议西部数据的,希捷近期这个质量门那个事故门的不少,貌似最近的12代还可以,但是售后的霸_王条款也难以接受.

6、 电源:一定说明是额定功率,这个很容易忽略,很多店都是拿峰值功率的来冒充,一定说明白了,货拿来后确认清楚;还有你那里电压不稳或经常突然断电的话建议上一个UPS电源,200-500左右的就可以,突然断电的话可以维持3-6分钟的正常运行,保存数据什么的很重要;

7、 说说显示器,三星、飞利浦、LG什么的,以前确实好!现在的这些牌子也都是大陆、台湾代工,你买了半天还是买的国产货,所以已经没必要给人几百的牌子费啦!国内显示器已经与这些牌子货比肩了,比如长城、AOC冠捷、易美逊、宏基、瀚视奇等等,完全可以替换,同样的价钱可以买到更大的!游戏显示器一般建议不超24寸,22寸左右比较合适。否则的话容易晕,尤其是FPS(第一人称射击)、动作类游戏!显示器不建议网购,有坏点(亮点3个以下)属于合格品,不退不换,建议到电子城多花几十元(一般加50元)买包无坏点的,要不你想象下要对着那坏点看几年是什么感觉!!?***转载请注明百度知道电脑装机ID:aoling1027

8、 所列配件别叫他们用各种理由给“建议成别的”,比如没货等…他们建议的一般是自己代理的品牌,不要换也不用理他,除非他代理的是一线或顶级二线品牌,而且硬件的型号和价格比较合理。一般情况下他们推荐别的件是因为利润高,性能一般,售后难说,尤其是4大件别换(U、主板、显卡、内存);CPU不用说 了,就英特尔或AMD;内存上面说过了;这里主要说说国内的主板和显卡:一线主板品牌:技嘉、微星、华硕,二线主板中做的不错的牌子:映泰、华擎、捷波、梅捷、精英、斯巴达克、双敏等,性能做工质量和一线几乎一样(不管是不是什么通路货,好用就好),只是知名度低,但是价钱便宜,性价比高,费用紧张的话值得购买;显卡:一线的蓝宝石、迪兰恒进、华硕、技嘉、微星、索泰、讯景等,二线显卡:七彩虹IGAME系列高端卡、影驰(花屏和温度高问题一直解决的不好)、艾尔莎、铭瑄(整体不错)等都是呼声比较高的显卡;其他的质量都是非常一般,当然这类板卡的优势就是 价格便宜,如果预算不够建议你选装。

9、CPU的选择,办公或办公兼游戏的电脑最好选择英特尔的CPU,适用软件多(很重要的)、运行稳定;家用上网游戏机的话尽量选择AMD平台的,性价比高、主频高速度快、平台性能高;游戏机如果只是单开偶尔***的话,强烈建议双核高主频CPU,而不选择3、4和6核的U,因为目前主流游戏都是按照双核U进行的优化,双核U在游戏表现性方面不比3核以上的U差多少,个别游戏反而还要好,而且价格实惠!另外按照4核U进行优化的游戏也只有3、4款(跑跑卡丁车<这个游戏居然对4核优化,好搞笑>、最高指挥官、古墓丽影8,魔兽世界<默认双核,四核需要手调>等),就算是按照4核U优化的游戏,双核主频在3.0G以上后照样可以玩,特效照样开~虽说以后按照4核U进行优化会是趋势,可是未来3年内不会大规模普及,这样,可以把节约下来的钱用在显卡上面(也可以加在主板、内存、硬盘、机箱、电源、显示器、音箱、摄像头等),因此不要盲目追求4核,尤其是入门级低端四核CPU,将来游戏都按照4核U进行优化了对4核U的要求也自然高,入门级4核估计到时候也不够用。适合游戏整机预算在3000左右游戏不多开的朋友们。当然,3开以上的话建议3核以上的CPU最好,核心越多越好。

10、主板的区别选择, AMD平台:如果选择HD5550以上的独立显卡,主板建议选择770、870等这样的独立芯片组的主板,这样搭配稳定性、兼容性更好,性能发挥更出色;不要选择880、785等这样带集成显卡芯片组的主板,另外板载的集显和独显组交火的话独显在HD5450以下才有意义。I平台:集成显卡主板G31、G41等芯片组的;独立芯片组主板P31、P41、P43、P45、H55、P55等;说下770与870和H55与P55的区别:770与870的区别不大,870是新的主板芯片组,新在两个方面:1、SATA3,2、USB3.0这两个非主流上面. 带SATA3和USB3的主板价格也就高200左右,一般预算够的话,建议上!SATA3主要是传输速度翻番达到6Gbps, 只是理论值,事实上SATA接口发送信息的速度为600MB/s,而受制于系统各部件的影响,实际速度会更低一些,而且不同环境差异会很大;USB3确实可以大幅度提升传输速度,那是在组磁盘阵列或多个外接终端共同使用时候,一般的用户极为罕见的一起使用(USB3支持双向并发数据流传输,最高625M/S,USB2只支持单向数据流传输,最高60M/S),外接设备也要是USB3接口才可以真正用到USB3(比如移动硬盘、数码相机、数据线…),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主板上的SATA和USB接口不都是SATA3和USB3,一般各只有两个或以上;P55与H55区别:1、支持显卡交火和SLI,2、RAID(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 H55主板提供了输出接口,和I3搭配就不用买显卡(部分H55主板考虑独显也没有输出接口,不买独显的朋友注意下);两块以上显卡交火就用P55,两块以上硬盘RAID也用P55.一显卡一硬盘用H55,无显卡一硬盘也用H55。预计好以后电脑升级情况选择就可以。H67与P67的区别和H55与P55基本一样

11、显卡的选择:一般家用上网、2D和简3D游戏的话集成显卡就完全可以;大型游戏的话HD开头的A卡和GT开头的N卡都可以,当然A饭说A好,N饭说N好。目前国内论坛大量N枪充斥,动不动就说N卡如何如何超频、如何如何稳定如何强,而且还和A卡的默认对比,导致普遍认为N卡适合游戏,A卡适合**和图像,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商家都精明的很,能超频都会超上去按高一型号价钱卖你,才不会做慈善家,超频有极大风险,而且坏了不保。以同档次的HD5770、GTX550Ti和GTS450来讲,5770略强一点,5770能跑的游戏GTS450一定行,GTS450跑不动的游戏5770也跑不了,550Ti也一样。超频之后性能是上去了,可是温度高了、噪音大了、稳定性差了、寿命短了,功率大幅度增加,电源功率不一定够,可能需要更换电源从而增加成本,有这个钱可以买高一型号的显卡了。A卡和N卡同档次(即使上下差一个半个档次)在了解硬件人的眼里没有什么完胜、秒杀等的说法,说这些话的都是忽悠或小白,因为即使侧重点不一样,差距也即细微。有人拿驱动说事,A卡驱动并不是软肋,况且驱动一直在完善,根本不是问题。我个人既不是A饭,也不是N饭!以用户的角度来讲,追求的是画面的连续性和震撼性,连续性上面说了,同级别的基本一样,震撼性来讲主要指画面的清晰度高、渲染细致度高、画面亮丽,这些都是A的优势,所以一般建议A卡。再有,专业绘图类,专业建模和绘图一般建议用专业显卡,蓝宝石和丽台都有,价格较贵,不建议用GT和HD开头的游戏卡,尤其不建议GT开头的游戏卡,HD的不是特别专业的3D绘图还可以考虑,办公制图兼游戏呵呵~

12、 随机附赠,一般都是性能最低,价格最便宜的货,比如摄像头、键鼠、耳麦、音箱等,资金紧张的话记得索要;

13、装机店都管装系统、装常用软件,装机时候都装好。记得让装个鲁***或其他同类软件,装完系统后运行检测下硬件,可以核对下配置单是否相符!

14、品牌机一般都是高U低卡(集成显卡要么就是低端独立显卡),靠与显卡严重不配套的高CPU、组装机起步一样大小的内存、和组装机配件一样都有的但是只是一个牌子的保修、听着还算主流够用的硬盘和觉得够用了的显示器忽悠!如果十分喜欢品牌机,又想要组装机的性能的话可以这样做:买一台预算70%左右价格的品牌机,剩下的30%买独立显卡和电源(需要计算新主机满载额度功率),如果觉得内存不够,再买一条内存(记得和原来的内存要完全一样的),就是换电源时候接线麻烦点。原品牌机需要售后维修时要先将后换的配件换回来~

15、要(对公,+5%的税)或收据(私人),保留好包装和保修卡(要写好保修日期);

16、部分价格为ZOL、京东网上商城、新蛋、卓越亚马逊、易讯或网邻价格,实际购买总计上下应该在3%左右浮动.LZ可以比较着买。网购现在很主流了,上面列的网上商城都是正规的,正品行货带有三包售后,淘宝上面信誉好、成交量大、承诺完善的店也值得考虑,还有很多人不相信网购,有点奥特了:)(京东价格特点:CPU贵;显卡部分型号贵,部分型号价格便宜;主板、机箱、电源、显示器、光驱、键鼠便宜;硬盘、内存略贵一点;二线品牌产品价格略贵一点。其他网城大致一样)

17、配置单基本完整,键鼠套还是很关键的尤其是游戏机,因此比不列键鼠套的配置单在性能上面可能有小部分差距;

18、所列配件兼容性、稳定性好,各个配件无瓶颈制约,能充分发挥功能!温控、噪音都是选择的温度低、噪音小的配件,质量稳定、耐用的同时选取网评数量多和好且无缺陷性差评的配件,最大限度保证整机质量和使用要求!

19、时刻记住你是客户,是上帝!店家最常用的伎俩就是没货,任何没件或换件等涨价、欺客行为都可以不受。***转载请注明百度知道电脑装机ID:aoling1027

20、如果有兴趣,可以尝试自己装机,这样对电脑的硬件会有很直观的认识!各个配件都有详细的安装说明和图解,接口都有防呆设计,你只需要一把十字螺丝刀即可!唯一麻烦的地方在接线,你可以找朋友帮忙或找个会装机的网管。

有什么问题留言,装机愉快~~!~

天玑处理器和骁龙哪个好

Intel的NetBurst并不是一个成功的架构,尽管Intel在设计Pentium 4之初,目标是10GHz核心频率。但事实证明目标难以完成。工程师难以在提升频率的同时,将发热量控制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因此,Intel宣称NetBurst产品频率不提升到4GHz以上。毕竟谁都不想坐在一个“火炉”旁边,谁都不想听到嗡嗡作响的风扇声音。

Intel的NetBurst并不是一个成功的架构,尽管Intel在设计Pentium 4之初,目标是10GHz核心频率。但事实证明目标难以完成。工程师难以在提升频率的同时,将发热量控制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因此,Intel宣称NetBurst产品频率不提升到4GHz以上。毕竟谁都不想坐在一个“火炉”旁边,谁都不想听到嗡嗡作响的风扇声音。

Intel为桌面处理器找到了一条新的开发方法,不提升时钟频率,而是集成多个计算核心。但先天的缺陷难以回避,如果不作任何改变的话,Pentium 4难以和其竞争对手相抗,在当前的处理器测试中,Pentium 4在大多数的测试项目中都落后于AMD。

NetBurst架构的高发热量和高能耗,不仅让Intel手足无措,也给一些希望购买Intel产品的消费者当头一击。但Intel现在产品线中还是有好产品。尽管Pentium III早已退出了桌面市场,但它在移动市场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位置,而现在移动市场中的Intel处理器就都是基于和Pentium III相似的架构,只不过用了更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其他一些改进,实现了比Pentium III更小的发热量和更高的总体性能,Pentium III在移动市场获得重生,被命名为—Pentium M。

尽管用了Pentium III相关的架构,不过Pentium M使用的却是QPB 4倍前端总线,这个总线和Pentium 4的总线是一样的,同时也为Pentium M通过转接卡在Pentium 4普通主板上面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华硕的工程师所开发出来的专用于Pentium M的转接卡就实现了这个功能。

Pentium M处理器到底和其他的处理器架构上面有何不同?Intel一直都没有过多的谈论这款产品的架构。在所有发布的官方文档中,对其性能指标和命名方法的描述也只是只言片语,如:为移动电脑设计的架构,专用的堆栈管理,微操作融合技术(micro-ops fusion),以及增强的Intel?SpeedStep技术(EIST)。但是这些描述并不能够将Pentium M的内部架构表述清楚。看来Intel好像并不想透露太过关于Pentium M的细节信息,这里面一定是有原因的,是什么呢?

其实Pentium M根本就是根据P6架构作出的小幅修改而成的产品,P6架构是Intel很早以前所开发出来的架构,最早曾被用于Pentium Pro,后来Pentium II,Pentium III都使用的是这个架构。那么Pentium M看起来更像是广告铺天盖地的NetBurst架构的一种倒退哦?当然不是,你不能仅将Pentium M看作是一款过时的,已经不合时宜老架构。

其实在实际的评测中,Pentium M在很多项目上得分都超过了Pentium 4。而P6架构也是Intel开发的最优秀,最成功的一款架构,仅仅从它在市场中存在的时间,以及所衍生出来的产品数量就可知一二。既然如此,同样使用此架构的Pentium M为什么就不能够继续实现其辉煌呢?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相比于Pentium III,Pentium M所作出的具体改进有哪些?

Pentium M和Pentium III一样,都是基于RISC架构(精简指令集架构)的处理器,不过两款处理器的执行核心有稍有不同。例如:虽然两款处理器都只有5个执行单元,但是两款处理器的执行管线长度是不一样的。Pentium III的整数管线长度为10级,而Pentium M的管线要更长些。当然Pentium M的管线长度尚远远不及Pentium 4,毕竟需要保证Pentium M处理器的执行效率,但是为了今后能够进一步提升处理器的频率,Intel的工程师还是增加了管线长度。

管线长度决定频率提升的潜力,同时会为处理器带来更多的能耗和发热量,因此管线长度的选定,对移动处理器来说尤其重要。因此通过一些使用经验数据判断,该处理器的管线大约在12-14级左右,也就是说要比Pentium III的管线长一点点。新增加的管线级数,除了用来推升处理器的时钟频率外,在Pentium M处理器中的微操作融合技术也需要更长的管线。这一点将在后文中提及。

较长管线的缺点还颇多,在带来了更高能耗和更多发热量的同时,还会带来因为分支预测失败后的更多花销。尤其对于现在的超标量体系结构且拥有乱序执行能力的处理器而言,分支预测失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而且已经成为影响处理器性能的重要因素。在研发过程中,开发人员都会尽可能降低因为增加执行管线级数而带来的这种影响,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Pentium M中是如何改进分支预测单元的。

改进分支预测和硬件数据预取:

当处理器中的管线开始全速运转,突然发生执行了一个错误的程序分支,那么处理器就要重新查找执行正确的分支,这个过程中,一部分执行单元会出于空闲状态,执行的延迟增加,进一步影响了最终的性能。分支预测逻辑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最小化。在Pentium M中,分支预测逻辑是主要的改进部分。事实上,Pentium M的分支运测和Pentium 4的很相象。

准确的说,Pentium M的分支预测单元应该和Prescott核心的Pentium 4处理器相似。它增加了两个部分:一个是识别循环,另一个是预测间接分支。正因为如此,Pentium M中的分支预测和Prescott之前的Pentium 4有明显的不同,而且要比它们更加先进。当然,要想进一步将原本基于使用分支历史表的传统静态分支预测方式改进的更好,难度非常大。但是通过下面几个方面的分支预测单元的改进,Intel的工程师将Pentium M的预测精度整整提高了20%,当然这是和Pentium III相比。

第一个改进就是增加了循环识别逻辑。传统的静态分支预测方式,分支预测的循环结束条件老是出错。当然能够通过扩大存储分支信息的缓存器容量,使其存储更多的分支信息,然后分析其中的数据来解决问题。但是这样一一的分析数据会造成很长的延迟。所以Pentium M使用了稍微不同的方法,将代码中的循环识别逻辑和循环结论信息独立开来。这样能够极大的提升结束循环的条件预测精度。

第二个就是改进间接分支预测。所谓间接分支就是一个分支的分支地址,这个地址在程序编译时是不知道的,而且是程序执行时,由相关寄存器的状态来决定的。传统的静态分支预测使用两个表:分支历史表和分支地址表,这有这两个表而缺少间接分支地址表,让预测的结果正确率不超过75%。因此开发人员在Pentium M中,新添加了一个间接分支表,专门用来存储这类型的间接分支地址。

经过上面两方面的改进之后,由于预测精度大为提高,管线全速运行的情况比以前多了,执行单元空闲等待的情况也变少了。正因为这样,同频率下的Pentium M整体性能比Pentium III高了大约7%。而且随着分支预测单元的改进,Pentium M也更新了硬件数据预取逻辑,用于从内存中将数据取到缓存中去。Pentium M用了和prescott核心Pentium 4处理器相类似的硬件数据预取算法,这种算法要比Pentium III的算法效率更高

Pentium M和Pentium III、Pentium 4都一样,是RISC处理器。这意味着执行单元在处理内部简化命令的时候,远比处理复杂的x86指令更有效率。换句话说,也就是在执行RISC指令的时候,要比执行通常由三个甚至更多操作数所组成的x86架构更快捷流畅。因此,x86命令在经过解码器之后,通常会被分解成两个甚至三个微操作数。

例如:一个存储数据到内存或一个处理内存中数据的命令,被分别解码成两个指令。第一种情况,由计算地址和存储数据到缓冲器两个指令所组成;第二种情况,由从内存中读取数据和操作数据两个指令所组成。而现在的处理器都具备乱序执行微操作数的能力,因此一条x86指令被分解成多个微操作数之后,能够分别送到执行管线中被处理。

如果这些微操作彼此之间无关,那么分开执行起来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一个指令的执行需要另外一个的执行结果,那么管线就会出现等待现象,等待执行单元将处理完成的结果发送过来,然后才能够继续处理。这种等待现象在NetBurst架构中并不明显,因为它有很多执行单元,不过对于Pentium M这类型的处理器而言,性能的影响就相当明显了,而且等待状态下的处理器继续浪费能源,这点对于移动处理器来说也是不可接受的。这也是为什么Pentium M处理器要加入微操作融合技术的原因,它能够尽可能避免出现执行单元处于空闲状态这一情形。

这项技术的工作非常简单,就是根据相关性将x86指令划分成一些部分,然后通过解码器将所有的微操作都集中到一起,然后通过之前确定的相关性划分微操作,从而形成x86指令的子集,有相关性的微操作被划分在一起,由同一个执行单元执行,而不同执行单元所执行的微操作彼此是无关的。因此不会再出现等待某执行单元的执行结果的情况。虽然微操作融合需要多做一些工作,不过这对于性能提升是有好处的。通过测试,使用这项技术能够让整数数据的处理速度提升5%,浮点数据的处理速度提升9%。

Pentium M中的另一项改进就是堆栈管理器。由于软件使用堆栈非常频繁,有其是当其调用子程序时更是如此。让执行单元频繁处理PUSH,POP,CALL和RET这样的关于堆栈操作的指令,让执行单元时钟处于运行状态,这不利于处理器控制发热量和能耗。因此Pentium M中的专用堆栈管理器和堆栈指针寄存器一起工作,堆栈管理器能够识别,像PUSH,POP,CALL和RET这样的指令,在它们经过解码器,网赚但到达执行单元以前预处理它们,从而降低执行单元的负载。能够在提升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控制发热量和能耗。根据测试表明,使用专用堆栈管理器能够减少整数执行单元5%的指令执行数量。

尽管Pentium M使用基于Pentium III的架构,但Pentium M用了完全不同的总线。P6架构的系统总线峰值带宽仅为1GB/s,这对于现在的标准来说太小了。同样考虑到可能传统的总线不太适合现在的应用,因此Intel工程师决定让Pentium M使用Quad Pumped Bus总线。这种总线正是Pentium 4的总线标准。

事实上,QPB总线也是Pentium M和Pentium 4唯一的相似之处。如果细加分析的话,两者的总线架构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区别,Pentium M的QPB总线缺少一些功能。例如:最显著的特点就是Pentium 4的系统总线时800MHz,而Pentium M之后533MHz;然后Pentium M的系统总线只支持32位寻址,也就是说最多仅支持4GB的内存空间。最后Pentium M的总线不支持多处理器配置。不过这些差异之处都不太重要,反而是Pentium M和Pentium 4在总线之间的兼容,才奠定了移动处理器在桌面电脑中应用的基础。

所有的Pentium M处理器都支持SSE和SSE2扩展指令集。因此这也是Pentium M针对Pentium III的一次升级。不过Pentium M并不支持SSE3指令集,毕竟这是在Prescott核心处理器上第一次用的指令,推出的时间要比Pentium M处理器更晚。

Pentium M配备有非常大的L2缓存,容量达到2MB。使用大缓存有许多好处,例如能够减少系统总线和内存总线的负荷,达到降低能耗的作用。不过更为特别的一点是,Intel为Pentium M处理器本身也使用了特殊的节省能耗的方法。和Intel其他的处理器一样,Pentium M中的缓存是8路相关,并且将L2缓存被进一步细分为4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可以被独自访问。

也就是说,处理器在工作时,不需要读取一个缓存也运转整个缓存。因此这样节省的L2能耗大约为4倍。不过用这种方式L2缓存的延迟会增加1个周期,如果于Pentium III相比的话。另外Pentium M的L1缓存为64KB,其中代码和数据容量各为32KB,是Pentium III L1缓存容量的两倍。

因为Pentium M是移动处理器,那么自然会有专门的节能技术,Pentium M中的节能技术是speedstep?III。根据使用中的经验来看,处理器的能耗和处理器的频率,处理器的工作量,以及处理器大电压息息相关。换句话说,要想降低处理器的能耗,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因此开发人员设定在处理器工作量较小的时候,通过降低工作频率和电压就可以减少处理器能耗。例如:处理器在处理办公软件的时候,就不是100%负载,而这也是大多数笔记本电脑最常见的应用。因此处理器能够自动下调频率和电压,这一过程十分平滑,不会让使用者有丝毫察觉。这就是speedstep技术的主要任务。

在Pentium III-M的第一代speedstep中,只提供了两个处理器模式:全速模式和节能模式。当电池电量低于某一个级别或处理器空闲时,就会进入节能模式。在Pentium 4-M处理器中,用了第二代speedstep,能够自动在三种模式中转化。在这一代中,节能模式和全速模式之间的性能差异巨大,这依赖于处理器的工作量。

而且工作在节能模式下的处理器,一旦CPU的工作量突然加大或者用户执行了一个大型程序,那么处理器难以快速的提升性能和转换状态,从而使CPU的整体性能收到影响。在Pentium M处理器中的speedstep技术已历三代,能够提供7种不同的状态,能够根据处理器的工作量自动降低频率和电压,而且不同模式之间的转化迅速,不会给用户带来丝毫察觉

现在市面上的Pentium M处理器都基于Dothan核心。处理器核心用90纳米制造工艺和“应变硅”技术,Dothan核心的制造工艺和Prescott核心Pentium 4处理器是一样的。处理器核心面积为83.6平方毫米,内部含有1亿4千万个晶体管。

世界最好的手机cpu

如果在骁+处理器发布之前,你问我天玑跟骁龙哪款处理器好,我一定毫不犹豫的会回答是天玑!如果你非要问具体是天玑的哪款型号,那么我也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是天玑9000但是现在骁+发布了,再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已经不是天玑了,而是骁龙!

至于为何是骁龙处理器,而不天玑处理器,不妨看看我列出来的这张对比图!如果还有友子们想要了解的更为详细的内容的话,不妨可以继续看下去哦!

骁龙和天玑对比的目录:

一、综合性能的测试

二、原神帧率的测试

三、功耗的测试

四、安兔兔跑分的测试

一、综合性能的测试

自安卓处理器开始互相争斗以来,骁龙处理器就凭借着自己的优势和成熟的经验,几乎一直稳居榜首。直到天玑9000的出现以及最近两年骁龙自身的原因,才使得天玑9000反超骁龙。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骁龙这颗处理器还不是“死去的骆驼”!所以,这一代的骁+发布之后立即就夺回了榜一大哥的位置!

从最直观的综合性能测试来看,骁+的成绩是157.4,而天玑9000的成绩则是155.9!虽然相差只有1.5,但是足以证明骁龙的实力!

在综合测试中,CPU占比70%,而GPU占比30%,如果你是一个小白,那么只看成绩的高低,你也应该知道谁最强了吧!

所以,在用综合性能实力说话的程度上,骁龙重新压过天玑,成为目前最好的安卓处理器之一!

二、原神帧率的测试

是驴是马拉出来溜溜。

这句老话相信很多友子都已经熟悉到耳朵起茧了,这句话不论放在什么上面几乎都适用。所以,这次我把它放到天玑跟骁龙的处理器对比上。让各位友子一起看看,骁龙处理器是否真的有实力重回“榜一”!

目前为止最可以测试一款手机处理器性能的软件当属原神无疑!如果一款手机可以在高画质上流畅的畅玩原神,那么别的不说,你买到的一定是款搭载高端处理器的高端机!

在最新搭在了骁+的红魔手机上进行测试,原神跑出了全程60帧的帧率!而且几乎没有太大的波动和掉帧!而搭载了天玑9000的红米K50,则跑出了55.6帧的画质。而好坏的标准,那就是帧率越高,代表着处理器的性能越强!

要知道目前为止唯一可以做到全程60帧且比较稳定的,只有苹果的A15和M1!而在骁+出现之前,安卓阵营几乎没有一颗处理器可以做到!相信看到这里,各位友子应该知道骁龙的恐怖了吧!

三、功耗的测试

功耗的高低可以代表两件事情,分别是续航和发热!

在同一场景下,功耗越高,就意味着发热量越严重,就会导致手机在运行游戏的时候为了保护处理器而降频掉帧!除此之外,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手机的整体续航的水平!

图表里面的功耗数据依旧是在测试原神的时候得出的,骁+的功耗为7W,天玑9000的功耗为6.4W。秉着功耗越低代表越强的原则,显然这一轮的对比骁龙是输给了天玑。

可这并不影响骁龙的整体水平。我们判断一颗处理器的强弱,从来都不是只看一个方面!虽然对比天玑9000的功耗是高了,但是对比之前用三星四纳米的骁gen1的话,是要进步很多!

四、安兔兔跑分测试

虽然在手机圈里面,安兔兔有着“兔”的称号,但是这并不妨碍安兔兔所测试出来的分数一点参考价值都没有。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一些新用户小白来说,安兔兔是可以检测这款处理器强弱的最直接的标准!

在安兔兔的跑分测试当中,骁+的CPU成绩为266524,GPU成绩为468846,而作为对比天玑90001的CPU为262737,GPU为442611。虽然在CPU方面二者拉开的差距不算大,但是在GPU上面确实有着26235的差距!

当然还有其他的数据也有差距,但是因为很多友子只听说过CPU和GPU,所以其他的数据就暂时没有放上来。通过安兔兔的综合跑分来看,骁+处理器在安卓阵营稳居第一!

小小的总结一下,以上的大部分数据来源于极客湾的测试数据,部分来自安兔兔。虽然骁龙还是存在弱势,但这并不妨碍目前的骁龙重回榜一的位置,不论从哪些方面来看,截止到目前位置骁龙已经重新成为安卓阵营最好的处理器了!

世界最好的手机cpu为:Apple、Qualcomm高通、联发科Mediatek、三星、海思Hisilicon。

1、Apple

苹果公司,Apple苹果创立于年美国,全球知名的高科技公司,其A系列芯片是iPhone专用手机处理器,一直以来以强大的性能著称,其于2010年推出了初代自研芯片A4,现已更新至A16,用台积电4纳米工艺打造,以强大的CPU性能和较低的功耗在手机处理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2、Qualcomm高通

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高通创于1985年美国,全球知名的无线科技创新者,旗下骁龙系列芯片是安卓手机领域领先的手机处理器。

具有高性能、低功耗、智能化以及全面的连接性能表现,其于2007年推出第一代产品骁龙S1,现已发展出骁Gen2、骁龙7+Gen2等一众优秀产品。

3、联发科Mediatek

联发博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发科始于19年,上市公司,世界尖端的系统单芯片供应商,全球领先的无晶圆半导体公司。

推出有helioX系列、P系列、天玑系列手机处理器,其中于2019年发布的天玑系列芯片是其旗舰产品,从天玑1000到天玑9200,凭借着强大的性能和出色的功耗控制在安卓手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4、三星

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三星始于1938年韩国,全球知名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旗下三星半导体于2011年自主设计研发了Exynos系列处理器,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现已推出有Exynos1080、Exynos2100、Exynos2200等优秀的手机处理器。

5、海思Hisilicon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海思成立于2004年,前身为1991年成立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是全球领先的Fabless半导体与器件设计公司,其推出的麒麟、巴龙、鲲鹏和升腾等芯片,在手机移动终端、通信、数据中心、AI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苹果公司